中科院王渝生教授莅临交大作报告:新中国70年的科技发展
2019-10-11 | 发布人:10月10日晚,图书馆二号报告厅灯火辉煌,气氛热烈。受西南交大图书馆之邀,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馆前馆长王渝生教授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新中国70年的科技发展》的专题讲座,为交大的国庆活动增添了图书情报的韵味。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张东府以及2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图书馆副馆长陈丽华主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今日之中国,已然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勤劳质朴不服输的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才有了今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提升。今天,站在新时代发展的新起点上,回望我国的科技发展之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著名的科技界专家和70年科技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和研究者,王渝生教授将新中国70年的科技发展分为五个里程碑来介绍,一是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二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三是1995年,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四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五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这五个里程碑之间,王渝生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70项重大的科技成就,包括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青蒿素研究、基因组测序、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三峽工程以及高速铁路等等。每一项成就,王渝生教授都讲得绘声绘色,趣味盎然,余味悠长,引得在场200余名师生掌声不断。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最后王渝生教授引述这句话,教导在场师生,在为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和定位好与先进的差距和不足,保持发展势头,相信“我的国会更加厉害”。
讲座接近尾声时,同学们意犹未尽地请教王渝生教授。王教授一一解答后,不忘嘱咐同学们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学习“科学读三经”,即易经、墨经和山海经,记住幻想也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此外也引用了罗素的话送给同学们: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在场师生热烈鼓掌,深深地被老科学家的博大情怀所感染。
图书馆党总支张东府书记听完讲座后说,旧中国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终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我们西南交大秉持竢实扬华的精神,与祖国共奋进,频频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和世界之最,在世界轨道交通领域享有盛誉。科技发展成就,是新中国70年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正如习总书记在七十周年国庆庆祝大会中指出的那样,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青年学子要接过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刻苦钻研、开拓创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中国70年的科技发展让我们感到来之不易,也引以为豪,同时,我们更应该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爱国敬业、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学习王教授这样的大家的境界与追求,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到伟大祖国的使命召唤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止。王教授是科学史的研究专家,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我们今天有幸聆听王教授的报告,可谓一大幸事。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问题,张东府书记提到,图书馆每年都要花一千多万为广大师生购买各种中外文电子资源,希望同学们充分用好这些资源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科学求索路上碰到的各种问题。另外,举办多种高水平讲座是高校的另一种宝贵资源,图书馆不仅会定期为大家组织这些高质量的讲座,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订制讲座,详情请登录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微信服务号。